现场总线协议将持续诸侯纷争局面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能解决建筑现场智能化设备、控制器、执行机构等设备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的现场总线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连接各个设备的特点,行业的不少企业纷纷推出现场总线技术,并制定了自己的现场总线协议。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以各自的总线协议为“撒手锏”,在协议使用上设置障碍,使得行业中现场总线协议的开放性“大打折扣”。为了获取开放式的协议,业内的不少人士将目光放在网络通信协议上。这种网络通信协议能否引领未来楼宇自控、智能家居行业的总线技术发展方向?

  多种总线协议并存

  国际上对家居楼宇自动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日本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将各个建筑设备的信息联系起来,脱离“信息孤岛”,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可节约用户维护和安装费用,用低廉的价格组成一个系统;具有监视与控制能力强、可靠性与故障容限高、实时响应性好、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拉开自动化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序幕”。

  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大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现场总线产品,同时也制定了连接自家产品的“通信网络语言”,即为总线协议,比如德国Bosch公司制定的Can协议、控制网国际有限公司的ControlNet等。这些公司并将这些总线技术运用到世界各地的项目中,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目前,在楼宇自控、智能家居领域采用的总线协议很多,包括Echelon公司制定的LonWorks协议及美国暖通、空调和制冷工程师协会制定的BACnet协议、欧洲安装总线协会制定的EIB标准等。

  200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将自动化领域常用的Interbus、ControlNet、Can等20个总线协议收录进来,形成了IEC61158标准第四版。

  协议开放性“打折扣”

  虽然行业中总线协议林立,但是不少公司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总线协议时,总会提到协议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能够实现建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很多人士认为现在很多协议在开放性上“大打折扣”,并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总线协议的开放性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拥有总线协议的企业对外公布协议的内容和结构,使得大家了解这个协议的相关情况。开放的另一层意思是协议的免费使用。不同厂家的产品采用同一种协议,并在这种协议下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制定协议的企业在标准的免费使用上设置了层层障碍,并没有在行业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不少大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以各自的总线标准、协议作为市场竞争的“撒手锏”,联合多家企业,形成利益集团,进行产品、协议的捆绑销售。不少没有协议的楼宇自控、智能家居企业为了提高自己“身价”,与国际标准接轨,常常会花高价从制定协议的公司购买相关的总线协议,成为其联盟的一个成员。

  因此,现在很多机构和企业宣称的Longwork、Can……协议的开放性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很多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协议带来的开放。上海大学教授赵哲身认为,现在完全的、彻底的开放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是一个“乌托邦”,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网络协议难占“鳌头”

  尽管行业内出现了多种现场总线协议并存的局面,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开放性协议的步伐。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委员毛剑瑛表示,大家非常熟悉的TCP/IP通讯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简称,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具有很多优势,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领域。

  TCP/IP通信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通过呼叫它的下一层提供的网络,满足自己的需求。该协议是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中;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服务。

  目前,不少企业将TCP/IP通讯协议运用到安防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网络型智能门禁系统……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虽然TCP/IP协议具有众多优势,受到业内不少人士的青睐,但是,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网络协议是各个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联遵守的规则。目前,互联网采用的主流协议TCP/IP,在设计初期强调开发性、便利性,没有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很多网络协议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给用户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这种网络协议用在建筑和智能家居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还不能替代现场总线的地位。专家预计,在没有开放性的总线协议时,多种现场总线协议并存、企业争抢市场的局面还会持续很长时间。